1. 首页 > 热门资讯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8年高考的历史意义)

如果说1977年恢复高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拨乱反正的伟大事件,那么同样,1978年的高考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1977年虽然恢复了面向所有具备报考条件的考生参加高考的权利,但是录取依然采取文革前的老办法,不公开、不透明,在考前报志愿,考前政审。最终考生不知道自己的成绩,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录取,至于高分低录或不录的现象也不少。除了成绩和志愿这两个因素之外,政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政审中,“唯成分论(家庭出身)”依然成为许多考生头上的紧箍咒。

1977年高考招生文件中明确,主要看考生本人政治表现,家庭出身不能成为录取的阻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执行者“宁左勿右”,致使不少家庭出身有问题的考生被弃取。

笔者参加了1977的高考,据后来一位当时从事招生工作的朋友讲,我属于二类政审(家庭出身有问题,可以录取一般专业),尽管在全县理科排名第一(县里掌握分数),可只被专科学校录取。相比之下,我还是幸运的,同年参加高考的其他三位同学,均没有考上。我相信他们不是成绩的原因,因为他们在接下来的1978年高考中全部被录取,且两个是今天的“985”(吉林工业大学和北京林学院),很可能是家庭出身在作祟。他们三人,一个家庭出身是地主、一个是富农、一个父亲有经济问题判过短期刑,而他们本人的现实表现却都无可挑剔。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8年高考的历史意义)(图1)

1978年,高考的录取政策在考生的家庭出身问题上,有了巨大的变化。

近日,偶然发现了197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一篇文章《高考政审必须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勾起了我多年前的记忆。

报纸上的政论文章,第一权威的就是《社论》,它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评论员文章的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的作用。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升格为社论。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8年高考的历史意义)(图2)

孔夫子旧书网拍卖的这份人民日报,从定价上看看见其历史意义之大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8年高考的历史意义)(图3)

上面这篇文章作为《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就是传递着党中央的声音。评论中提到了两位读者的来信 ,一位是安徽芜湖的陈炳南,是正面的事实,讲述自己虽然家庭出身不好,却可以没有包袱;一位是河南郑州的考生竺稼,反应高考录取对他的不公。

今天我在网上查到了竺稼的信息,此人现在依然大名鼎鼎。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8年高考的历史意义)(图4)

竺稼,南京大学硕士、康奈尔大学法律学院法学博士,现任贝恩资本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对涉及国内公司的多种跨境并购和国际融资交易有丰富、广泛经验。

竺稼生在普通人家,父母都是铁路职工。15岁那年,随父母到郑州上学的竺稼,迎来了1977年的第一次高考,他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考上了西安外语学院。那时的高考录取率还不到4%,他高兴坏了,好不容易待到开学,怀揣录取通知书乐颠颠地来到西安,没想到一进校就吃了闭门羹。学校方面告诉他,因他外祖父的历史问题,他政审不合格不能录取,之后便派了两个人,将他送回郑州。

小竺稼不服气,因为这里根本的问题是“我到底有没有权利念书”。他决定给国家领导人写信申诉,给自己一个上学的机会。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壮胆给相关部委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寄了封信。《人民日报》把他的来信登了出来,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高考政审必须坚决执行党的政策》,认为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河南省招生办转达了教育部与方副总理的肯定,对竺稼说,“你应该上大学”。后来,他被郑州大学外语系录取。

引起震动的还有另外一个典型例子:

戎光夏是老三届毕业生,浙江慈溪籍上海知青,文化课基础扎实,后来又在中学当物理教师。但传说他的父亲当过国民党军官,在当时属“反动分子”。1977年恢复高考,他报考的是文科,而非擅长的理科。考后他打听到他的高考成绩出色,然最后并没有被录取,原因在于他所在公社的政审鉴定中:有“不安心劳动,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得到完全改造”的结论,还明确建议各大学不要录取他。

这样的结果,戎光夏自然接受不了,他跑到省招办,要求派工作组复查公社的政审结论。过了几天,他又给主管教育的政治局委员方毅写信反映,自己考出高分,但却受阻政审。方毅亲笔回信,明确要求对所谓家庭出身不好的考生应一视同仁,主要看本人表现。虽然如此,但时光已无情流过,各个大学已经开学,戎光夏碰到了流年。

心有不甘,基础扎实的戎光夏在次年“卷土重来”,这次他弃文从理。这一年高考分数是全部公开的,戎成为宁波地区的理科状元。但是否录取戎,在宁波相关单位内部依然争论激烈,最终由宁波地区一级的领导拍板,戎的政审获得通过,终于成为杭州大学物理系1978级学生。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1978年高考的历史意义)(图5)

1978年10月23日,新华社文章《考场以外的风波》。

由于戎两次高考成绩出色,两次出现意外的波折,这么大的动静如涟漪圈圈扩散全国,他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新闻焦点人物。新华社记者郭玲春、丁雪萍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调查。在1978年10月22日发出了《考场以外的风波》通稿,10月23日《浙江日报》在第一版予以全文转载。其中有一段话写道:“这场风波告诉我们,切实贯彻党中央的指示,搞好高考改革,还有许多艰巨、细致的工作要做。”

当时这些事件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轰动,它虽然事关高考,却也是党的指导思想摒弃极左路线的标志性事件,当永载史册!

本文链接:http://www.xmwpz.cn/rm/24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