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什么时候开市
摘要:
《暂行条例》明确了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提升市场透明度的方向,这些措施有助于完善我国碳交易机制,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金融业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延伸。
撰文 | Penn
编辑 | Tang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921篇原创
自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碳交易”一词在我国迅速升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成为眼下最引人瞩目的蓝海市场。
2021年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开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同年7月16日开市,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目前,我国已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和地方试点碳市场,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碳普惠市场并存的多层次碳交易机制。
目前,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了二个履约期。截至2024年1月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429亿吨,累计成交额达250.05亿元。近日,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但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发展,碳排放权的资产属性不清晰、立法和顶层制度设计仍不完善、配套监管和奖惩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须在法律层面为碳排放权交易的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此前,为推动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发展,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随后,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3月30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意见的通知》,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
与此同时,国务院也曾在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列入了立法计划。在2023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介绍《条例》进展时,也从2022年的“待审未定”,定调为到2023年的“呼之欲出”。
直到2024年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暂行条例》”)。此次审议通过的《暂行条例》立法层级为“行政法规”,高于《管理办法》的立法层级“部门规章”,将构成碳交易相关规章等的制定依据及纲领,成为我国碳交易纲领文件。
《暂行条例》的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将对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闻
01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碳排放权益进行交易的市场,交易标的主要为碳排放配额。碳配额主要针对高排放企业,政府根据其碳排放情况向其分配碳排放配额,盈余的碳排放配额可以作为商品在高排放企业间流通,实现碳排放配额的合理分配,激励高排放企业减排。
际
部分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标的还包括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核证减排量主要针对低排放企业,低碳企业通过向有关部门提交自愿减排项目,并对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获得核证减排量。在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量市场的联动下,核证减排量也可以作为碳市场的交易标的,控排企业可在碳市场直接购买核证减排量用于抵消碳配额。
我国于 2011 起正式开启地方碳交易试点实践。2021 年 7 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标志着中国碳交易市场从试点建设迈向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阶段。目前,我国碳市场建设处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发电行业碳市场并行的过渡时期。
碳交易市场的完善,推动我国碳交易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 2162 家,共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 45 亿吨二氧化碳。上海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每日综合价格收盘价在41.46-81.67元/吨之间。
海环境交易所
近日,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已经实现预期目标。
02
《暂行条例》助力碳交易市场行稳致远
此次审议通过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尚未发布,但在2023年生态环境部召开的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曾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想要构建一套科学、规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制度体系。
赵柯指出,《暂行条例》是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优势在于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管理目标,它也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核心的政策工具,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赵珂同时表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也重点结合碳市场运行当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了优化,对此前的条例草案做出修改。条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修改,分别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数据质量的管理与强化法律责任。在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将新增条款,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制定并严格执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在强化法律责任方面,对于重点排污单位,以及技术服务机构篡改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业内普遍认为,《暂行条例》明确了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提升市场透明度的方向,这些措施有助于完善我国碳交易机制,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为我国碳市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学术总顾问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暂行条例》的发布,将统一碳排放权相关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国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推动全国碳市场的持续规范发展。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国家标准委技术委员周迪告诉海报新闻记者,《暂行条例》通过的意义在于,这标志着我国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管理将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为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周迪同时指出,由于碳市场刚刚起步,我国碳交易机制存在市场参与主体较少、交易机制不够灵活、价格发现机制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短板,此次通过的《暂行条例》则可以起到补短板的作用。他补充表示,“《暂行条例》的审议通过,首先,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规定了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了市场监管;再次,强调了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提高了市场的公正性和可预测性。”
此外,《暂行条例》也将有利于金融业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延伸。《暂行条例》中提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主要是碳排放配额,经国务院批准可以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为其他交易产品预留了规则通道,推动碳金融创新实践。
川财证券研报认为,企业应做好准备,抢占低碳经济的先机,巧妙利用碳市场带来的机遇,积极开发相关碳金融产品,有效激活碳资产,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实现碳资产效用最大化。
03
写在最后
2023年,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要补充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在系列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已为市场重启做好了充分准备。进入2024年,《暂行条例》的审议通过则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开门红,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市场主体日益成熟,我国碳市场将发挥更大的减排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
参考资料:
[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1/content_6924498.htm
[2]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084772.html
[3]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2401/t20240108_13473065.htm
[4]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105897154.html
[5]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04682659129135.html
[6]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04694967169804.html
[7]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20240108/6069371.shtml
[8]https://www.cs.com.cn/cj2020/202312/t20231201_6378502.html
[9]https://www.cnr.cn/shanghai/gstjshanghai/20231225/t20231225_526533254.shtml
[10]https://mp.weixin.qq.com/s/KbvFQUxRywXu-Z97sEJvuQ
[11]https://mp.weixin.qq.com/s/UoGPocwsT9Q0oIRzVvcBQA
[12]https://mp.weixin.qq.com/s/KOqGTVc4cwSrdoWhJXgToA
[13]20240108-川财证券-《国务院常务会议》点评:国常会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14]20240109-申万宏源-环保行业碳中和政策系列点评:国务院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进一步完善碳市场
[15]20230329-中诚信国际-碳中和专题:我国碳交易发展进展及其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研究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链接:http://www.xmwpz.cn/qh/68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